何新明:真的漢子,走過九萬里路云和月 |
瀏覽量: 2330 日期: 2022-07-16 10:10:23 作者: 羅杰 來源: 羅思刀 |
做個真的漢子
承擔起苦痛跟失意
投入要我愿意
全力干要干的事
不得不說,雖然遇到了很多不可抗力因素的影響,但東鵬集團50周年慶典晚會,無疑將整個陶瓷行業的藝術品味提升了整整一個KEY。 略去精彩紛呈的各個環節不講,最華彩的部分,神來一筆,當然是林子祥空降獻唱。 74歲的他,現場原聲,三首標志性代表作,絲毫沒降KEY,更沒有墊音,中氣十足。那種厚度及爆發力是無人能及的、絕對的、碾壓式存在。 “獨一無二”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真的漢子》、《男兒當自強》、《敢愛敢恨》,援引林子祥自己的話來說,這就是一個從藝45年的漢子,向一家奮斗了50年的企業,至高的敬意。 原來老兵永存,惺惺相惜,壯心不已。 人群中,我握了一下阿lam的手,溫暖有力。 ![]() 50年,對于人類歷史來說,微乎其微;50年,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可以稱得上是“老字號”;50年,對于一個人來說,足以讓少年生出華發。 從最初的一間民政綜合廠,到產品和技術的持續引領市場;從股份有限公司,到成為市值過百億的上市企業;從國內銷售到走向全球…… 東鵬控股無疑是一家成功的企業。一家優秀的企業取得成功的關鍵,不是資本,而是創始人的夢想和遠見。 他從接掌東鵬開始,便立下”精于此道,以此為生“的信念;他帶領著企業跨過重重難關;堅定不移地打造民族品牌,放眼全球,為中國建陶贏得世界尊重。 面對未來,始終熾熱如初……
身著淺紅色襯衣的東鵬控股董事長何新明,從應接不暇的各種事務中抽身出來,和我輕松地聊了近2個小時。 一開始,我就被何新明調侃,“你都這么了解東鵬了,哪里還用得著采訪?” 事實上,10年之前,何新明的確和我曾經有過一個口頭約定:等到東鵬50周年的時候,由我來執筆寫一本書,講講關于東鵬的故事。 但是,10年后的今天,東鵬最終還是選擇了做一本圖文并茂的畫冊。而我,也幾乎不再動筆,執筆從顏,改伏案寫作為短視頻出鏡。 的確,時代正在將我們每個人改變。 正如電影史上的神作《黑客帝國》里面那句經典的臺詞: “有些事永遠不會變,有些事卻會變。” 我很想探求的是,在東鵬一路走來的50年中,那些可喜的變化,和那些可貴的堅持,究竟是什么?
有意思的是,這次對話并沒有在董事長辦公室,而是選在了東鵬巖板高定館的一個角落。 這或許也是整個東鵬總部大樓里面,最接近體現大家居整裝概念的實景概念空間。 而何新明的背后,恰好是用東鵬墻面巖板鋪裝的一面結合了裝飾和收納功能的墻壁。對了,同時還是復合了石墨烯的石墨烯智暖巖板,據說供暖、理療兩不誤。 真是BOSS直播,實力帶貨啊。 于是,這場關于50周年的對話,就在如此高科技感的溫暖空間中 ,何董如坐春風的氣度中,從容開啟。 向黨學習 時代的企業,要做偉大的創業團隊 ![]() 羅杰:在這個歷史的關鍵時刻,我特別想問您,回望東鵬走過來的50年,您此時此刻最大的感慨是什么? 何新明:東鵬50年歷經風雨,也取得了一些成績,現在回過頭想一下,我認為作為一個企業,其實最好的榜樣就是我們中國共產黨。一個組織,他首先必須有信仰,而中國共產黨正是這樣。 干事創業需要身上有那么一股子氣和勁,需要有那么一點內心的火種。因為,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會產生巨大動力,激發出無堅不摧的力量。 在50年的這個創業過程中,我也在不斷地學習、研究我黨的成長歷程,我黨最成功的就是在創建之初就有非常遠大的抱負——一句“打土豪分田地解放全中國”的這個偉大目標;我黨有自己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黨有一種精神——“艱苦奮斗”。 東鵬在發展過程中,也是在不斷地在學習我們黨的發展經驗,東鵬也在成立之初設定了自己的使命,有自己的價值觀,有自己的企業精神。 所以我最大的心得就是,中國共產黨是中國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創業團隊。作為一個優秀的創業者,首先要學會研判政策,判斷趨勢,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與時俱進調整方向和策略。 東鵬之所以有今天這么一點成績,我認為跟我們持續學習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組織建設是有直接的關系。 東鵬在成立之初所建立的價值觀、企業精神一直延續發展到今天,得以讓東鵬人團結起來,一起去奮斗,一起去創新,一起去為客戶創造價值。艱苦奮斗再創業,是中國共產黨人對初心和使命的執著堅守,也是東鵬下一個50年需要一脈相承的精神特質。 羅杰:是的,想要打造一個卓越的組織就必須得要有共同的理念,而且要實事求是,還要敢于艱苦奮斗。所以,需要有一個杰出的領導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夠把大家凝聚起來,抵抗風雨。 談夢想 除了陶瓷,再無其他 ![]() 羅杰:在我的印象中,您是一個典型的勤勞節儉的中國傳統男人,除了工作 ,甚至幾乎沒有任何享樂可言。冒昧地問一句,您私下里有什么和工作絲毫無關的愛好嗎? 何新明 :不是我不想去追求享樂的生活,是我沒有時間去想,因為企業經營,我必須保持專心專注,總是感覺到有做不完的事。所以沒時間去追求那些享樂。而且我已經習慣于以苦為樂,工作就是我最大的快樂,以此為生,精于此道。 羅杰:請問何董,您最初的夢想、想要成為什么人、成就什么樣的企業,現在都實現了嗎? 何新明:我青少年時代最大的夢想就是吃飽飯,所以我設想工作的時候就是做一位教師,所以我在高考填志愿的時候填的都是教師。創建東鵬,我當時的初心夢想就是希望把這個企業做成在行業內第一的品牌,要做一個民族品牌。其實當時也是年輕吧,初生牛犢不怕虎,所以有這種企圖心,有這種企圖心的夢想。現在回想一下,當時也是膽子也挺大的。 我認為,有了夢想,就有了方向,特別是作為一個組織,能夠朝著一個共同的夢想,共同的方向,共同努力,那這個組織就有了前進的支撐。 羅杰:如今的東鵬可謂功成名就,您現在還有夢想嗎? 何新明:東鵬做到今天,不能說是功成名就,只是說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以后的路還特別長。 我的夢想,就是希望我們下一個50年也要牢記東鵬的使命,能夠向上生長,邁上新的臺階。這個過程中不會一帆風順,也會犯錯誤,也會有挫折,也會有異常情況發生。但是有了共同的夢想,就會讓大家在碰到困難的時候,能團結,能堅持。能夠驅動組織不斷地去奮斗,不斷地去向前,去追求共同的目標 。 羅杰: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假設您必須要選擇除了家居建材的另外一條道路,您會選擇什么樣的職業,什么樣的人生? 何新明:如果不給我做陶瓷,我也不會做其他事情,根本沒想過,也無法想象。因為我一輩子就對陶瓷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熱愛。 羅杰:看得出來,陶瓷已經不僅是您的職業,也不僅僅是您的事業,甚至是您所信仰的宗教。事業可以換,職業可以換,但是信仰那就沒有辦法更換了。 何新明:我相信一句話,叫做“一個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情就夠了”,所以我沒有想過做其他事情。連假設都不可能。 談佛山制造 數字化智能化,平臺服務行業共享 ![]() △東鵬超級工廠東鵬清遠基地 ![]() △東鵬永川智能家居創意產業園 羅杰:大家都說,觀察佛山,就是觀察中國制造。我們看到,這些年佛山先后出臺了一些政策,如“打造萬億級泛家居產業集群”、“推進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等。作為佛山制造的脊梁企業,您是如何看待佛山,看待佛山制造的? 何新明:佛山是一個上萬億的制造大市,這個是非常成功的。對于制造企業未來的發展,我認為佛山制造必須轉型升級。過去那種大規模的生產制造,慢慢已經在解構,比如土地、人力資源、環保、原料等等因素的制約,已經不可能維系原本的線性增長。 所以我認為佛山制造應該要轉型升級,由原來的工業制造向高端制造,數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去走。而且要從制造商高端服務上和高端供應鏈上去轉型,而不是完全是重資產,要在輕資產上去轉型。 羅杰:在我看來,東鵬不管是在重資產投入還是輕資產轉型,很多措施都領先行業。比如說,東鵬也是整個行業內率先提出2025智能制造計劃的,此外,當年大家都在討論,佛山陶瓷的制造是否會空心化的時候,東鵬已經在積極推動像中國陶瓷城、總部基地、陶博會這些產業平臺。從而客觀上,把整個建陶產業的總部、設計跟商貿等等留在了佛山。 何新明:東鵬在智能制造上和信息化上,確實是走在前面的。我們意識到傳統的制造必須跟數據化、智能化高度的融合,所以制造業的發展需要新的一個空間和路徑。我們很早就啟動了2025智能制造計劃:我們的衛浴廠,是最先進的智能制造,我們的瓷磚生產線也是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包括在企業內部的全面數字化的探索、運用,也在持續不斷地升級發展中。 同時,我們在也為行業的轉型升級提供支持。佛山要打造成陶瓷重鎮,東鵬希望能夠把我們作為頭部企業的一些經驗,包括眾陶聯、眾科聯等等;我們實踐過后的、好的模式,能夠為行業的中小企業服務,助力大家一起轉型升級。 羅杰:我個人一直認為,要談論佛山制造的發展,今天我們的目光就不能僅僅停留在佛山。佛山制造的意義,不僅僅是實際上的物理的空間。 事實上,從佛山整個城市的發展來講,還是從佛山很多的優勢產業來看,我們應當是扎根佛山,但更要從全國、乃至全球的資源和商業模式出發,去做重新的頂層設計和戰略布局,這才是佛山制造未來應當要走的道路。 談民族品牌 把中國陶瓷文化,和消費需求結合起來 ![]() △東鵬明善陶瓷博物館 ![]() △東鵬新企業文化館 羅杰:儒釋道三教,構成了中華民族信仰之本,而東鵬的品牌典故恰恰來自道家經典《逍遙游》。作為民族品牌的代表,您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 何新明:習總書記在十九大也提出,要有民族自信,要傳播中國的文化。特別是作為一個陶瓷企業,我們對于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很深的情懷,對陶瓷有特殊的感情。 一方面,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佛山作為嶺南文化發源地之一,南國陶都,佛山瓦甲天下,佛山公仔名揚四海,我們在這種環境下成長,受到了嶺南文化的滋養,陶瓷藝術的熏陶。另一方面,佛山作為全球陶瓷產業生態最為齊備的地區,身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現代陶瓷產業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建筑為空間提供了更多的美,更多的可能。所以,我們對陶瓷有特殊的熱愛。 我認為東鵬要打造一個民族品牌,堅持做世界級的民族品牌,它就是一種情懷,也是一種責任。不僅是要把產品做好,是吧?要做到極致,還要做到能夠傳承我們的中國陶瓷歷史文化。我們相信,中國的陶瓷產品是有魂的。 所以,東鵬的品牌建立之初,雖然當時90年代整個社會還是比較崇洋媚外,起名字都要取個洋氣的,但是我們還是堅定要做民族品牌。因為我們一開始就相信,中華民族未來一定是會復興的! 做好企業,做好東鵬,就是在文化復興的道路上添磚加瓦,就是身體力行地弘揚民族文化。我們一路走過來,在不同的階段,都是沿著中國文化、東方文化的主線去發展。東鵬為什么成立陶瓷博物館?也是希望把老祖宗留下來的那些文化財富,能夠一代代地傳下去。我認為是義不容辭的。 羅杰:東鵬的明善陶瓷博物館,和很多的博物館不一樣的就是,不但展出了很非常有文物價值和歷史意義的器物;而且看得出試圖在打造一個體系,嘗試來梳理出一個關于中國陶文化的清晰脈絡。 聯想到東鵬在不久前,還專門成立了一家文創公司,看得出來,就是要把中國陶里面所蘊含的文化,通過設計和美學來進行詮釋,我覺得這才是一條正確的道路。 何新明:對,就是要把中國陶瓷的歷史文化的精粹,跟消費者的需求給結合起來。因為我們的消費者,我們廣大的用戶,對我們自己國家的歷史文化也是有著血脈情懷的,有著越來越深入的認知的,這也是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這種深層次的、迫切的精神需求。 羅杰:換句話說,到今天,也必須要讓傳統文化變得時尚起來。 何新明:對,所以如何與年輕人相處很重要。 談企業發展 從內部開始革命,持續創新是唯一出路 ![]() 羅杰:過去的三年,對于所有人都是一場巨大的考驗。毋庸置疑,尤其是今年,對于很多行業很多企業來說,都是生死攸關的煎熬。就建陶行業而言,估計大家的信心到了前所未有的冰點。外部環境的變化對您以及東鵬有什么樣的影響?您對未來是悲觀還是樂觀? 何新明:最近幾年,外部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包括國家的戰略,房地產市場、生態政策,以及疫情等各方面的客觀因素,對各行各業都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我們建陶行業也不例外。 如此劇烈的變化,的確造成了生存和發展的困難,甚至有不少企業從此退出了這個行業,而且這種情形,可能還會持續更長的時間,所以對每個企業都是一種莫大的考驗。 但我認為,不需要太過悲觀,我們要有這種危機意識,不要過分樂觀,但是也不要悲觀。中國的市場發展還是保持相對穩定的,人們生活水平在提高,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不會停止的。 所以中國市場這種需求依然是存在的,只是沒有以前的那種增長幅度,可能會有所下降,但是這個需求,提高生活品質的需求,是一直都會存在的,所以,不要過分悲觀。 更重要的是,我認為,我們現在的關注點應該不在外部的環境。我們認為更需要關注的是自己內部,怎么去適應這種變化? 怎樣去保證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怎樣去增強團隊信心?怎樣去組織流程優化?如何提高效率?如何降低成本?只要自己的功夫做足了,那就可以抵御這種外部環境的劇烈變化。 羅杰:您的一番話,讓我想起,其實正是由于外部的環境的快速變化,才會促使一些躍遷式的進化出現。比如說,正因為上百萬年前自然環境變得無比惡劣,才使得我們的祖先被迫直立行走。否則我們今天就不會坐在沙發上聊天,可能仍然在樹上晃悠著摘果子呢,是吧? 何新明:對,因為企業經營的本質就是九死一生。只有少數人才能夠在混亂和模棱兩可的環境中生存下來,如果你足夠堅持,能挺過來,活下來就意味著成功,所以關鍵還在自己的內部。 羅杰:從建陶行業的技術路線圖來看,很多人會覺得,到了巖板這個階段,行業的發展基本上已經到了盡頭。但從東鵬目前的動作分析,從墻面巖板,到石墨烯暖巖,再到生態新材,似乎剛剛才熱完身,還有很多重量級的大招在后頭。這些全新的應用,全新的產品線,實質上的進展如何?收益是否符合預期? 何新明:這也是東鵬在不斷在探索、不斷地去創新的原因。尤其要在如今這種競爭白熱化,高度同質化的市場環境;面對各類材料價格的上漲,盈利能力越來越艱難的制造環境,我們如何應對?去實現突破,實現逆勢成長? 創新是唯一的出路。所以我們加大了科技研發的投入,在多個方向和板塊上進行努力。 一是墻面巖板。引導消費者從地面向墻面發展,其實也就是解決在整個傳統市場需求相對下降的情況下,怎樣進行市場開發、進行擴展的問題。從地面向墻面發展,擴大巖板的使用空間,因為巖板的潛在需求量會是墻紙木板、涂料的好幾倍,一旦這個市場爆發出來,這個空間是非常巨大的。 二是我們研發了功能性的產品。東鵬為了應對現在市場的變化,我們不斷的探索、去突破,讓瓷磚從原來的單一的裝飾屬性,擴展到豐富的功能性,包括健康瓷磚、會呼吸的瓷磚、可以去甲醛的瓷磚,還有去異味的瓷磚,保健的瓷磚。最新推出的石墨烯暖巖,將巖板賦予了供暖功能,是新材料的高效供暖模式,從原來的瓷磚產品的創新,變成跨界的應用場景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 第三是新材料,綠色材料。未來綠色生態的發展趨勢會越來越快,所以我們在持續投入去應對未來、控制能耗、控制排碳,有顛覆性的系統性創新。如我們長期投入開發的免燒生態石。 目前這三個模塊,技術層面已經基本攻克,已經開始布局制造和市場的推廣,我相信這是符合市場消費者的需求的,也是符合國家大政策的導向的,我們很有信心。 ![]() 羅杰:我所關注的不單單是東鵬這個三個創新的產品和板塊。我還覺得,這個背后體現了東鵬正在由傳統的瓷磚平面思維進化到家居的立體思維,然后正在由一家傳統的陶瓷制造企業進化到一個更廣領域的新材料新應用的企業。 何新明:有一句話叫做,你的對手,可能不是你現在的對手,可能是來自跨界的顛覆式革命。比如智能手機,蘋果打敗了諾基亞。 所以我們在想,未來瓷磚的對手是什么?一定不是一種瓷磚打敗另一種瓷磚,但大的趨勢一定是,由高能耗向低能耗轉變的復合式建筑裝飾材料。 羅杰:是,這個背后的邏輯還不僅僅是產品的創新,它甚至是一種重新定義。蘋果之所以能夠打敗諾基亞,并不是簡單的產品創新。而是蘋果的出現重新定義了手機原來可以有這樣截然不同的解決方案。 東鵬推出墻面巖板,大家感嘆,原來巖板還可以這樣做。 然后東鵬推出石墨烯暖巖,哦,原來供暖還有這樣的方式。 東鵬推出生態石,啊,原來陶瓷企業居然也會研究免燒!研究人造石! 我看到的是,東鵬不但是從地面到墻面,從裝飾到功能,從室內到室外,從材料到應用,甚至已經在從整個的循環經濟的理念里面全新思考。 所以我認為,窺一孔而知全豹,東鵬在后續布局應該相當深遠。 何新明:確實如此,就拿石墨烯暖巖來說,我們在堅持傳統的產品研發基礎上,正在嘗試跨界,深層次的根本性創新。能否重新定義瓷磚?瓷磚不但能夠提供裝飾效果還能夠具備供暖功能,其實瓷磚還可以零碳。 所以我們現在就是從這些小事做起,但是否成功,需要市場的檢驗,和我們自己的努力,現在我也還不能下結論。你要知道,所有的創新都有風險,誰也不能擔保,永遠能夠百分之百的成功。 羅杰:不管怎么說,我覺得東鵬這條路子是對了。一端完全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另一端是從高科技進步的源頭出發,然后再把這兩者完美地結合在一塊兒,我覺得這就是我們行業未來正確的發展方向。 談財富 我只算一個工匠,精神的傳承才是真正的接班 ![]() △ 東鵬控股戰略品牌平臺副總裁 何穎 羅杰:有人說,當今老板可以分為戰略家、企業家、商人、資本家這四類。作為改革開放后的第一代企業家,您覺得自己是其中哪一類? 何新明:我還稱不上“家”。我認為,我現在首先要做好一個工匠,把瓷磚、把馬桶,把東鵬的系列產品做到最好,做到消費者最喜歡的產品。50年來,我只做對了一件事情,就是全力以赴做好了陶瓷。 羅杰:您的答案讓我大吃一驚。東鵬已經這么成功,品牌價值這么高,消費者如此認可,又先后在香港和大陸上市,您居然還說自己不算企業家? 何新明:只能算在企業家的路上吧,這不是謙虛。 我所理解的工匠有兩個方面,第一是熱愛所做的事,勝過愛這些事帶來的錢;第二就是精益求精,即使做一顆螺絲釘也要做到最好。 如果以錢的多少來衡量企業的成功和自己的成就,那依然只是商人而已。 當然,我崇尚企業家,因為企業家有情懷,有夢想,有責任感,有長期主義,以改造世界為己任。 這也是我一直以來,和未來努力的方向。 羅杰:那么,我換個問題,您最欣賞的中國企業家是誰?如果要從全球找一個學習樣板,東鵬的對標目標是誰? 何新明:我最欣賞的企業家就在身邊,是美的董事長何享健,我對他非常崇敬,他的成長經歷,也跟我們很相似,從幾千塊錢創業,白手起家奮斗到今天,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他的用人之道、授權之道、企業建設之道,值得我學習。 我認為選美的何享健作為榜樣,就已經可以代表全球性的榜樣。因為從今往后,中國的榜樣就是世界的榜樣。 羅杰:從企業持續發展的角度上來講,我們必然會面臨著企業經營的迭代和家族財富的傳承。那么您怎么看這個問題? 何新明:我認為這是自然規律吧,總是后浪推前浪啊,無論是企業還是企業家還是職業經理人,都是不斷的、生生不息的,這是自然規律,不可抗拒的。 所以當下對我來說,怎么樣做好企業的人培養,選擇好接班人,這是作為企業家必須去考慮的事情。所以我崇敬何享健的原因之一,也在于他能夠很好地去解決傳承的問題。 企業的傳承,其實有很多路可以選擇。無論是家族的傳承,或者是職業經理人的接班,都是很好的方法,不是說哪一種方式就一定更好,就更科學。 總之,這個傳承,關鍵是能夠把我們企業的這種精神,東鵬的這種夢想,能夠傳承下去。我認為財富不是最重要,因為如果你沒有把精神傳承好,你就相當于沒有傳承。 只有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心無旁騖持之以恒,把企業做好了,健康穩定持續發展,那才是正確的。 所以叫做天道酬勤。 談未來 與時俱進,全力以赴,夢想不改,熱愛如初 ![]() 羅杰:2022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的開局第一年,事實上,中國的經濟也正在步入一個全新的發展周期。那么,未來的東鵬,是繼續向材料商方向發展,還是向整裝家居提供商發展?第二個50年的戰略目標是什么? 何新明:這個問題很好。中國的經濟格局,經過了改革開放的44年,已經快速發展進入到一個高質量發展的、新的經濟周期。企業需要順勢而為,與時俱進。東鵬的戰略思考,就是要全面分析市場的種種變化,要及時地進行新的布局。 我們將會分三個階段進行迭代。第一階段,提供瓷磚+服務,不但賣瓷磚,還要提供加工、鋪貼、設計等服務。 第二階段,我們提供瓷磚+N,1+N,瓷磚+整個空間的解決方案。關注消費者對自己空間的每一個期待,充分給予滿足和解決,成為整個空間的解決方案和供應商。 第三階段,提供整屋的解決方案。循序漸進,通過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去滿足消費者更高層次的需求。 下一個50年的戰略目標? “熾熱如初,向新而生”,不但是東鵬50周年的主題語,同時也表達了我們未來50年的定位,就是保持初心,我們追求讓中國陶瓷受世界尊敬,我們追求百年企業,世界東鵬。 這個夢想是不變的,我們接下來的50年所要追求的,仍是一致的,我們要用新的方法、新的理念、新的模式達到新的目標。 羅杰:最后一個問題 ,您是這個行業很多年輕人尊敬的偶像。此時,您對于所有新入行的年輕人,有什么樣的忠告? 何新明:首先要熱愛。你進入陶瓷產業,你要熱愛陶瓷,你要熱愛陶瓷,首先你要深刻了解陶瓷。陶瓷是最具有歷史意義的產物,又是關系到千家萬戶家居生活的產品,還是為人類美好生活提供想象力的藝術載體,同時也是關聯到許多前沿、高科技含量的研發材料。 只有熱愛,你才會全力以赴;只有全力以赴,才會念念不忘必有回響。這叫“做一行愛一行”。我要和年輕的陶瓷人說一句話,就是我認為: 陶瓷是值得我們付出和熱愛的一個產業。 讓我們永遠對未來充滿希望,持之以恒,共同為人類追求美好生活添磚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