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周的作用應該是什么?應該是起到家居建材行業設計風向標的作用,是行業設計潮流的一面大旗,也是設計師們取經悟道的道場。其實這些年來,展會組委會和主辦方一直很用心,亮點也蠻多,但是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設計周不再純粹,不再是為了彰顯藝術和設計,反而成了一個炫技場,一個社交場、一個流量場、一個招商場。
多數設計師不管現在市場變成什么樣子,也假裝看不見消費降級,也根本不去考慮用戶的實際需求,就是一個勁兒的炫技,設計元素的堆砌,好材料的堆砌,大多數設計都沒有自己的主張和設計靈魂。
設計周展會上的產品,就擺在現實的終端門店里,讓經銷商和導購去賣,可是一年能賣出多少套呢?如果產品不是用來賣的,靠提高逼格能當工資發?能填飽肚子嗎?無論是設計周,還是建博會,還是其他所有展會,只要是參展的新品,都應該是用來賣的,是用來服務廣大消費者的,而不單單是用來欣賞的,任何不以銷售盈利為目的的設計和產品就是在耍流氓。
2024廣州設計周有一個現象,一些大品牌正在淡出設計周,不再參展了,當然經濟不好,錢不好賺了是其中一個原因,還有沒有深層次的原因呢?反而看到一些新品牌,或者有的連品牌都算不上,以為可以在設計周上鍍金,然后搞一堆素材和視頻回去,就能忽悠經銷商、消費者,這多可笑。如果一個品牌認為參展,就能變得高大上,就能做成品牌,那不是遍地都是高定品牌了?品牌是需要積累的,高定品牌更是需要錢和匠心沉淀的,哪有那么簡單。
如今設計周更像是一個招商場,企業花錢了其實也是需要有結果的,這本身無可厚非,也可以理解,但搞入場參觀需排隊就很不理解,仿佛誰家的隊排的越長,就證明越有實力,也越有面子。有什么不能看的?有什么核心技術?真正原創的有多少呢?都參展了還怕人看,還怕同行?說到這,倒也佩服那些花兩三個小時去排隊進場的人,哪怕再大牌再高端,那又怎樣?我花錢、我捧場,還得要我排長隊?時間難道不值錢嗎?
2025年已經到來,可以肯定的是會比2024更難,房地產回暖上揚的可能性很小,家居建材行業依然會受到影響,持續下行。不出意外的話,大的形勢應該是這樣的。而消費降級之下,設計不是救世主,剛需才是硬道理,性價比才是殺手锏,所有高端高定品牌,都將會經歷一段漫長難熬等待的日子。
最近網上看到一個消息,說大米銷量都下滑了30%!這代表了什么?大家真的需要認真思考了。放低欲望,降低目標,別再一味炫耀你的設計、你的顏值,你的高端,東西再高端再好,賣給誰呢?
|